首页 > 菌类> 大杯蕈
大杯蕈
时间:2023-09-01 15:32:00 来源:说植物
大杯蕈(英文:Big Clitocybe),又名大杯伞、大漏斗菌;俗名猪肚菇、笋菇(福建)、红银盘(山西)。大杯蕈是一种较常见的野生食用菌,成群地生长在林中地上,被产区人民采集食用。因其风味独特,有似竹笋般的清脆,猪肚般的滑腻,因而被称之为“笋菇”和“猪肚菇”。由江西省金山食用菌研究所驯化栽培成功。
地区分布
猪肚菇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大洋洲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的广东、福建、湖南、海南、浙江和云南等省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猪肚菌生长于夏初至秋末(5-10月份),适于在自然气温较高的季节进行生长栽培。
品种特色
因其风味独特,有似竹笋般的清脆,猪肚般的滑腻,因而被称之为“笋菇”和“猪肚菇”。猪肚菇的子实体具清脆、爽嫩、鲜美的口感,其蛋白质含量与金针菇等相仿。
栽培方法
1、栽培季节一般在3~5月接种,6~9月出菇,根据当地自然气温条件灵活掌握。
2、栽培场所猪肚菌出菇期正值夏季,为减轻病虫害的发生,选址要远离不洁之源,并要事先做好消毒和灭虫处理。地下菇棚、荫棚、蘑菇房都可使用。
3、菌丝培养猪肚菌为熟料袋栽,脱袋覆土出菇。常用配方为干杂木屑39%、棉籽壳34%、麦麸22%、玉米粉3%、糖1%、轻质碳酸钙1%、益富源菌菇生态宝1%。按常规配料分装灭菌后,接种在25℃~28℃下发菌,菌丝长满袋后移入菇棚,脱袋排好,覆土3~4厘米厚,并调水,保持土层湿润,覆土7~15天即可在土面上见到棒状原基。
4、出菇管理原基出土后,应注意将场地空气湿度控制在80%~95%之间。同时加强通风,保持场地空气清新,有一定的散射光。整个出菇阶段场地温度应控制在23℃~32℃。喷水量根据菇大小、覆土湿度和气候情况具体掌握,菇多多喷,菇少少喷;晴天多喷,阴天少喷。
5、补充营养喷水时在水中加入益富源菌菇生态宝,补充益生菌,促进菌丝营养吸收,催菇促生长。同时增加土壤透气性,有利于出菇,避免畸形菇。当菇体成熟时及时采收,每潮菇采完后及时补上覆土,停水养菌3~5天后进行下潮出菇管理。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尽量不使用化学药剂。菌丝生长阶段,重点防止各种霉菌侵入培养基造成污染。除生产环境、原辅材料、生产过程要严格按要求进行外,要注意查菌不宜过频繁。由于查菌时,翻动菌袋造成袋内外空气交换,会增加受污染概率。若有链孢霉污染,应在孢子堆未变色前,用浸过75%酒精的纱布或布块盖住孢子堆后,轻轻将污染菌袋移出室外处理。严防孢子在空间飘散,导致大面积污染。子实体生长阶段,重点防治各种害虫。主要是各类菇蝇、菇蚊。
防治方法
主要是搞好环境卫生,杜绝虫源;菇房的门、窗用60目的尼龙纱钉好,切断害虫侵入途径;场地悬挂黄板,诱杀蝇蚊,也可用电子灭蚊器、高压静电灭虫灯、黑光灯诱杀。
营养价值
1、补充营养:猪肚菇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常食能补充营养,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好处。
2、利尿消肿:猪肚菇中含有的微量元素能对水肿、尿频等症状起到改善作用。
3、降低血压:猪肚菇营养丰富,含有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含量很高,脂肪含量却很低,常食对高血压有一定效果。
4、美容强身:猪肚菇药用价值丰富,含有蛋白质、糖分、脂肪、维生素和铁、钙等微量元素,可滋阳壮阴、美容保健。
5、通便排毒:菌类所含人体很难消化的粗纤维、半粗纤维和木质素,可保持肠内水分,并吸收余下的胆固醇、糖分,将其排出体外,对预防便秘、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十分有利。
相关推荐

-
金顶侧耳
金顶侧耳(学名: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inger)是侧耳科、侧耳属真菌。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草黄色至鲜黄色,光滑,漏斗形,边缘内卷,直径3-10厘米。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密,延生,不等长。菌柄偏生,白色,内实,长2-10厘米,粗0.5-1.5厘米,往往基部相连。
2023-09-01 -
白灵菇
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属于真菌门(Enmycophyta)、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又名阿魏蘑、阿魏菇、阿魏蘑菇、白阿魏蘑、阿魏侧耳,白灵菇为掌状阿魏菇的商品名,以其形状近似灵芝,全身为纯白色故称白灵菇,它是一种野生名贵食(药)用菌。
2023-09-01 -
老人头菌
老人头菌:又名仙人头,老人头生长在海拔1200米以上,松杉木、油杉等针叶林中阴湿疏松的地上,稀有阳光照射且有落叶覆盖的缓坡上更为常见。老人头菌肉质细腻糯滑,富有弹性且滋味鲜美,可与鲍鱼媲美,故被誉为“植物鲍鱼”。
2023-09-01 -
灵芝
灵芝,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的干燥子实体。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宁,失眠,惊悸,咳喘痰多,虚劳证等。
2023-09-01 -
皱环球盖菇
皱环球盖菇(学名: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ex Murrill)是球盖菇科、球盖菇属真菌。菌盖直径可达15厘米,扁半球形至扁平,或凸镜形,湿时稍黏,盖缘光滑或覆丛毛状鳞片,附着较多的菌幕残片;菌肉厚,白色;菌褶密,不等长,弯生,脆质;菌柄幼时柄基膨大,成熟后多等粗,纤维质,成熟茵柄上部乳白色,中部、基部黄褐色。
2023-09-01 -
大杯蕈
大杯蕈(英文:Big Clitocybe),又名大杯伞、大漏斗菌;俗名猪肚菇、笋菇(福建)、红银盘(山西)。大杯蕈是一种较常见的野生食用菌,成群地生长在林中地上,被产区人民采集食用。因其风味独特,有似竹笋般的清脆,猪肚般的滑腻,因而被称之为“笋菇”和“猪肚菇”。由江西省金山食用菌研究所驯化栽培成功。
2023-09-01 -
灰树花
灰树花,俗称“舞菇”,是食、药兼用蕈菌,夏秋间常野生于栗树周围。子实体肉质,柄短呈珊瑚状分枝,重叠成丛,其外观,婀娜多姿、层叠似菊;其气味、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其肉质脆嫩爽口,百吃不厌。其营养具有好的保健作用和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作为一种保健食品,风行日本、新加坡等市场。
2023-09-01 -
鹿茸菇
鹿茸菇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食用菌,学名珊瑚菌,子实体直立,向上分叉成丛生的细枝,肉质,一般高数厘米至10余厘米,状如扫帚或珊瑚,又像幼小的鹿角,故名。鹿茸菇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份。经烹调后,脆松适度,味道可口,如配上猪、鸡肉共炒,则食味更加鲜美,胜过鸡、鸭、鱼、肉单作的荤菜。山区适于鹿茸菇生长。可炖茸芝补肾养肝汤,有护肝解毒、补肾益精、强筋骨、抗衰老的功能。
2023-09-01 -
秀珍菇
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又名袖珍菇、环柄侧耳、黄白侧耳、环柄斗菇、姬平菇和小平菇。它不同于普通的凤尾菇是因为其较小,柄有5~6厘米,盖直径小于3厘米。秀珍菇其实是凤尾菇的一个商业味比较浓厚的名称,是凤尾菇的未成熟子实体。
2023-09-01 -
粉褶侧耳
粉褶侧耳又称红平菇,侧耳科。子实体小至中等大。菌盖直径2~10cm,扇形或近扇形,带粉红色,后退为白色,表面光滑,干燥。夏秋季于阔叶树腐木上丛生。分布于海南、福建、广东、吉林等地。可食用。能够人工栽培,属高温型栽培种。
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