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想知道麦冬黑斑病如何防治?看看耕种帮的总结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要防治麦冬黑斑病,应选择健康无病的苗株作为种苗,发现病情及时拔除,并补上健苗,在发病早期追施草木灰,发病时喷施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进行防治。
麦冬黑斑病症状
受害麦冬叶尖开始发黄变褐,逐渐向叶基蔓延,病健交界处色泽较深;有时叶片上产生水渍状、不同颜色的病斑。发病后期,全叶发黄枯死,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
麦冬黑斑病病原
Alternaria sp. 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黑色菌科,链格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30根束生,暗褐色,顶端色淡,基部细胞稍大,不分枝,正直或微弯,无膝状节,2-9个隔膜,15-90μm×45μm。分生孢子淡生或2-3个串生,褐色,倒棒形;喙短至稍长,色略淡,不分枝。孢身具2-7个横膈膜,1-6个纵隔膜,隔膜处有缢缩,大小为23-52μm×9-12μm。喙0-2个横膈膜,大小5-20μm×3-4μm。
麦冬黑斑病发生规律
病原菌在种苗上越冬,竖年4月中旬即开始发病。病害发生发展与雨水关系很大,雨季发病严重。田间可见到明显的中心病株,并迅速向四周蔓延,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很快流行,成片枯死。
麦冬黑斑病防治方法
(1)选择叶色翠绿的健株无病株做种苗。
(2)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并补上健苗,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或用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浇根处理病区。
(3)发病早期,在早晨露水未干前,每亩施草木灰100。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4)发病普遍的地块,可割去病叶1/3,并加强管理,增施肥料,已重新抽出新苗,再喷1:1: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0%万霉灵600倍液,10-14天1次,连续3次。
以上就是关于麦冬黑斑病的相关知识。
麦冬草种植技术
选择土质肥沃、疏松的地块进行整地施肥,然后再采用分株法繁殖幼苗,然后适时栽植,生长中及时灌水,并除草追肥,同时做好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1、选地整地:麦冬适宜于肥沃沙质壤土。在种植前要犁地及耙地各3次,必须做到深耕细耙,并拣净土中的石子、杂草等;然后使犁耙过疏松的田地,经太阳晒过几天,使之充分干燥(若潮湿,容易烂根),再下基肥,每667㎡施2500~3000kg干粪,或1500~2000kg腐熟堆肥(草皮、草木灰、渣滓粪),这时再进行犁地1次,耙平后即准备下种。
2、选种栽种:麦冬是用分株法繁殖。在清明后将麦冬挖出,摘掉块根,选择颜色深绿健壮的苗子,切去须根(以现出根蔸的白心为止)作种,每667㎡地约需种苗600kg。行距7~12cm,株距7~9cm进行定植,每穴内栽3~5株。栽种时必须在晴天,先用砌刀开沟,沟深3.5cm(过深苗心会被泥土压倒,过浅苗子容易倒伏)。栽苗时,苗子必须靠沟壁垂直,下端不能弯曲;如苗子下端弯曲,则靠沟壁一端的须根不能向泥土上生长,不长块根,就会大大减低产量。栽后用钉耙壅土,然后用条助推压1次,并用脚在两边行子中踩1~2次,使泥土略压紧,苗子才能直立稳固。通常每隔2行,添种玉蜀黍1行,一般经验,可增收玉蜀黍而不影响麦冬的生长。1、灌水:麦冬需要充足的水分,在阴天或小雨天栽的麦冬,可隔2~3天后灌水,如栽后第2天是晴天,当日傍晚即要灌水,使泥土与苗蔸充分结合,迅速生长幼根。如栽后灌水过迟,苗子得不到充分的水分,部分苗子就会枯死,以后虽可补栽新苗,但时间过迟,也会影响产量。
2、除草追肥:麦冬定植后(栽后5~10月)除草1~2次,立冬以后就不能下地扯草,要到次年立春后再扯草1次。除草后即行追肥2~3次,第1次在小暑与大暑间,施猪粪尿2000~2500kg,每100kg对水200~250kg,然后用草木灰100~150kg,均匀地撒在行子中间。第2次追肥在立秋前7~8天,施猪粪尿1500~2500kg,每100kg对水200~250kg,加油枯40kg,撒草木灰100~150kg,第3次追肥在立冬前,施猪粪尿1500~2500kg,每100kg对水200~250kg,撒草木灰100~150kg。施肥时不能用过多氮肥,否则麦冬苗子生长过旺,形成徒长,使得块根生长不发达,产量低,并易遭霜冻危害。1、采收:四川麦冬于栽种后第2年4月上、下旬收获。选晴天将麦冬全株翻出土面,抖去根部泥土,用刀切块根。
浙江麦冬一般栽后第3年于立夏至芒种期间收获。选晴天逐丛深挖,整丛挖起,敲去泥土,用刀切下连须麦冬。对于麦冬黑斑病如何防治你清楚了吗,欢迎分享给您的朋友!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91459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