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贮期常见问题
1、镰刀菌冠腐病:病原包括串珠镰孢、亚黏团串珠镰孢、半裸镰孢和双孢镰孢4个致病菌种。是蕉果流通中的重要病害,常为几种病菌复合感染,从伤口感染青蕉的冠部、指梗和果指,病部长满白色絮状霉层。青蕉冠部发病后,很快扩展到果肩和果梗,容易引起断指。机械伤、高温和高湿都诱发其发病。
2、炭疽病和黑星病:在果园已经感染了这两种病害的蕉果,随后熟过程而症状更加明显,使蕉果的外观受到很大的损害。
3、气体毒害:蕉果采用气调方式密封贮藏和运输的,如袋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0%,2天后香蕉即受毒害,果皮褐变、不能完熟,或进行厌氧呼吸而产生酒味。
4、青皮熟:28℃以上高温蕉果不能黄熟,大大降低蕉果在市场上的外观品质。45℃以上则易招致果皮褐变、产生异味,完全丧失商品价值。
5、裂皮与脱把:后熟或催熟过程中如乙烯浓度太高,加上高温高湿,蕉果后熟过快,容易产生裂皮或脱把现象。
6、机械伤害:直接在卡车车厢内装果、用竹筐装果、多层堆垛挤压,再经长途运输,会造成蕉果受压。产生严重机械伤,导致生理和病理衰败。
香蕉贮期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第一,果柄腐烂病。此病由多种真菌从伤口浸染造成果柄腐烂,果指脱落。可用0.1%的苯菌灵或噻苯咪唑在采后浸果来防治。在采收、整理、包装、运输中减少机械伤是关键。
第二,炭疽病初发时为细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最后全蕉变黑、腐烂。此病有的由田间染病,因此应做好蕉园清洁工作。在采后防止机械伤,并用0.1%噻苯咪唑或苯菌灵处理可有效地防止此病发生。
第三,低温伤害果皮由绿变成灰色,在贮藏中要严格控制贮藏温度,避免过低。受低温伤害较轻的果实,应立即出库催熟销售,此时食用品质尚好。
第四,当二氧化碳含量高于15%时,会由于乙醇、乙醛的大量积累而使香蕉产生异味,在贮藏中应注意通风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