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9月10日 13:02:27

番茄常见病害的发生条件及其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0日 13:02:27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阅读量:6750
导读:经常会有农民朋友问小编番茄的病虫害怎么防治效果最好,今天惠农网小编主要和大家聊聊番茄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病害,番茄病害种类繁多,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经常会有农民朋友问小编番茄的病虫害怎么防治效果最好,今天惠农网小编主要和大家聊聊番茄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病害,番茄病害种类繁多,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番茄常见病害的发生条件及其防治方法-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1 番茄早疫病

1.1 症状

叶片初生水渍状褐色小斑点, 后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黑褐色, 中央灰褐色, 有同心轮纹, 果实受害, 多在果蒂附近开始, 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暗褐色病斑, 病斑凹陷, 有同心纹, 生有黑色霉层, 病果易开裂, 提早变红。

1.2 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有利发病, 气温15℃、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开始发病, 气温在20~25℃、连续阴雨时病势加重。

1.3 防治方法

1.3.1 选用抗病品种

如毛粉802, 齐研矮粉、美国大红等, 并进行种子消毒。

1.3.2 加强田间管理

一是与非茄科作物轮作。二是增施基肥, 尤其是磷钾肥。三是合理密植, 注意通风降湿, 及时打枝、打权和摘除老、病叶, 清除病果及病残株。四是浇水宜在晴天上午进行, 避免叶面结露, 防止空气湿度过大。

1.3.3 药剂防治

苗期开始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每隔7~10天喷药1次。

2 番茄晚疫病

又称疫病, 对番茄露地栽培为害相当大。

2.1 症状

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渍状病斑, 渐为暗褐色、黑褐色, 潮湿时, 病部边缘着生白色霉层。果实受害, 多在青果时果面形成油渍状暗绿色至棕褐色病斑, 病部呈不规则云纹状扩展。病果质地硬, 潮湿时病斑长有少量白霉。

2.2 发病条件

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在前茬是茄科作物, 低洼地, 排水不良, 浇水过多, 氮肥过多, 植株徒长, 发病严重。

番茄常见病害的发生条件及其防治方法-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2.3 防治方法

2.3.1 选用抗病品种

如中蔬4号、强丰、佳粉10号等。

2.3.2 加强田间管理

一是与非茄科作物轮作;二是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的地块种植番茄;三是合理密植, 控制浇水, 降低湿度, 及时打枝打权搭架, 以改善作物群体通风透光条件,

2.3.3 药剂防治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0倍液或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上述药物应尽可能交替使用。

3 番茄病毒病

3.1 症状

花叶、蕨叶和条斑三种症状

3.2 发病条件

首先高温干旱利于病毒病的发生;其次分苗、定植、整枝、打杈、摘心、绑蔓等操作不当, 均能导致病毒传染;另外, 氮肥施用过多、植株组织生长柔嫩、土壤瘠薄、板结粘重、排水不良均会加重病害。

3.3 防治方法

3.3.1 选用抗病品种

3.3.2种子消毒:播前用清水浸种3~4小时, 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40~50分钟, 捞出后清水冲洗干净再催芽播种;也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

3.3.3实行轮作:实行两年以上轮作, 并结合深翻使带毒植株残体腐烂。

3.3.4 早期防蚜:高温干旱年份要及时喷药治蚜, 可采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3500倍液喷雾防治。

4 番茄叶霉病

该病发展快, 常在短期内严重为害, 造成很大损失。

4.1 症状

叶片发病先从叶面出现淡黄色褪绿斑, 叶背面着生灰白色斑点, 其褪绿部分变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 并逐渐呈黄褐色或褐色。叶背面病斑上生成霉层, 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 叶片干枯卷曲。果实发病常在果蒂部发生近圆形硬化凹陷的黑色硬质病斑

4.2 发病条件

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病菌在4~32℃均可发病, 而以20~23℃最适宜。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适宜病害流行。

4.3 防治

4.3.1选用抗病品种

如佳粉15等。

4.3.2加强田间管理

涝时注意排水, 降低湿度。

4.3.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施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及1∶1∶200~250倍波尔多液等。每隔5~7天喷1次, 连续3~4次。

番茄常见病害的发生条件及其防治方法-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5 番茄溃疡病:为害大, 损失严重。

5.1 症状

发病初期, 下部叶片向上纵卷并凋萎下垂, 然后叶片边缘及叶脉间变黄以至全叶变褐枯死, 但不脱落。茎部受害即出现狭长条斑, 髓部变褐色, 严重时维管束腐烂, 引起植株死亡。果实受害, 常在潮湿时出现雀眼状白色圆形斑点, 后变褐色, 中央粗糙突起, 周围有白色晕圈

5.2 发病条件

适宜生长温度为25~29℃, 致死温度为53℃。天气温暖潮湿。叶面结露时间长有利于病害发生。病菌从伤口侵入植株后, 通过整枝、打杈或损伤的根系等途径传播蔓延。并可由种子远距离传播。

5.3 防治方法

5.3.1选用无病种子, 播前进行种子消毒, 采用1.0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种子20~40分钟, 催芽前须用清水将药剂冲洗干净, 或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

5.3.2 合理轮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5.3.3 加强检疫:在种子、种苗和果实调运时, 要严格检疫, 防止病菌扩散。

5.3.4 药剂防治:发现病株可喷施0.025%的链霉素溶液、或0.02%的新植霉素溶液隔6~7天喷1次, 连续喷4~5次。

以上就是番茄病害的全部内容,小编提醒菜农朋友对番茄病害引起高度重视, 发病初期就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减轻病害的发生, 保证番茄的丰产丰收。

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教授你好,请教专家,如何预防西红柿落花落果的情况。谢谢老师
马丽萍
马丽萍
1.、调控温度:棚室种植的通过通风、遮阳、加热等措施,保持适宜的温度,特别在冬春季白天温度应保持25~30度,夜晚不得低于15度,一般保持在18~20度为宜。当低温来临前关闭通风口,增加保温设施,如加盖草苫等,确保棚室内不降温。气温回升后的4~5月份,遇到连续几天温度较高时,中午时段内注意温度不得超过35度,在30度时就应放风降温。露地种植的要调整定植时间,避开低温和高温,注意春季不早晚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对根系的伤害。高温季节在早晚浇水,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到夏季高温阶段,可在中午进行遮阳降温。 总之,让番茄生长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防止因温度高低而引起的花果脱落。 2. 增加光照:首先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增加植株间的透光性。其次番茄种植地要远离建筑物和大树,防止对番茄生长的遮光。再次棚室种植的要定期更换或清洗棚膜,增加透光性。 3.科学运用肥水:番茄为半耐旱蔬菜,结果期忌干旱缺水,但又不能土壤湿度过大,保持土壤适度湿润,避免积水或干旱。因此浇水,应采用小水轻浇的方法,开花前少浇水多中耕,待坐住果后再浇水,但要以土壤持湿润为度,同时要注意雨季排水,防根系受渍。 施肥除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适时补充微量元素外。还应使用功能性肥料,促进根系生长。施肥应在番茄生育节点进行,而蹲苗结束后、坐住果及第一批果实收获后。分别使用复合肥、尿素及功性肥料。用量视苗情而定,宜少不宜多。 4、防治病虫害: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及时防治。防病虫应以农业措施为主,开展绿色防控,确保番茄不落花落果。 此外,还可以采用人工授粉、使用生长调节剂等方法,提高授粉受精率,减少落花落果。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杈,摘除多余的花果,以保证植株的营养供应。如果问题严重,建议咨询本地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以获得更具体的指导。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4-10-20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于德科
于德科·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
砀山县酥梨研究院
601咨询量
517回复量
擅长:瓜菜、水果栽培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姚友华
姚友华·高级农艺师 | 详情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
岔河镇农技站
5853咨询量
6930回复量
擅长:擅长大麦,旱稻,小麦,大豆,其他粮油作物,水稻,农药,肥料,西瓜,草莓,西红柿等农作物种植。
限时免费提问
黄文祥
黄文祥·高级农艺师 | 详情
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
河南省宁陵县农业农村局
7436咨询量
8356回复量
擅长:擅长黄瓜,西葫芦,冬瓜,番茄,茄子,辣椒,四季豆,白菜,胡萝卜,芹菜,菠菜,生菜,莴苣,花椰菜,包菜,苹果,梨,桃树,葡萄等。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