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 地笼一般多久收一次
地笼一般多久收一次
时间:2025-03-14 08:48:00 来源:说植物
在地笼捕鱼这一传统而有效的捕鱼方式中,收网的时机选择至关重要。地笼,作为一种隐蔽且高效的捕鱼工具,其设计使得鱼类一旦进入便难以逃脱。而地笼的收网并非越频繁越好,合理的收获周期不仅能保证渔获物的数量和质量,还能有效保护水生资源,实现可持续捕捞。那么,地笼一般多久收一次最为合适呢?
地笼一般多久收一次
1、地笼一般8-12个小时收一次,一般在傍晚的时候把地笼放到水中,等到第2天清早就可以捞出来。
2、地笼是要笼头露出水面的,可以尽量隐蔽笼头,但是不能把地笼全部放在水中,不然鱼会因为缺氧死掉。
3、每个地笼里放2个诱饵,一般放在中间段,不要隔的太近,把诱饵固定在地笼里即可。
4、地笼一般适用于养殖场、个人渔塘、水库浅水区、小溪流或者湖泊等水流比较缓的水域。针对养殖场和渔塘可以提高捕捞效果,而且比较方便快捷。
地笼不进鱼的原因
1、可能是地笼里的诱饵不合鱼的口味,所以导致鱼不进地笼。还有可能是地笼的开口过小,鱼想进入地笼比较费劲,所以导致鱼不进地笼。
2、当地笼太旧,而且有附着物把网眼给堵起来了,从而影响了水流交换,这样也会导致鱼不进地笼。或者是因为天气太热,鱼没有到觅食的时间,都躲在水深的地方避暑,所以地笼里没有鱼。
3、地笼的材质是塑料纤维做成的,一般分为2种地笼,一种是有接头的,另一种是没有接头的。鱼一般进入到地笼里就很难再出来了,而且地笼是沉入到泥底的,所以才取名为地笼。地笼长的小的都有许多节,而且全部都是连通的。
4、地笼操作性比较简单,不用一直看守着地笼,在撒好地笼的时候,还可以拿鱼竿去钓鱼或者去做别的事情,等回家的时候就可以去收地笼了,这样安排还比较合理。
相关推荐

-
吡唑醚菌酯治什么病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广谱、高效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因卓越的杀菌效果和广泛的适用性,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作为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吡唑醚菌酯通过干扰病原菌的呼吸链,抑制能量合成,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那么,吡唑醚菌酯治什么病呢?
2025-03-17 -
含氯肥料适合哪些作物
含氯肥料,如氯化钾、氯化铵等,因价格低廉、肥效显著,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氯离子对某些作物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含氯肥料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议。那么,含氯肥料适合哪些作物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025-03-17 -
含羞草种植方法和时间
含羞草在农村的田间小径或杂草丛中,常常可见。一些朋友特别喜欢逗弄它的叶子,与它进行互动。若将其视为观赏花卉,则取决于各人的喜好。熟悉含羞草的人都知道,它的花朵并不出众,而叶子却十分有趣。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含羞草的种植时间和种植方法。
2025-03-17 -
哈密瓜种植时间和方法
哈密瓜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水果,具有清香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在我国,哈密瓜的主要产区是新疆,而且新疆的哈密瓜以其优质、甜度高、口感好而闻名于世。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哈密瓜种植时间和方法。
2025-03-17 -
喷叶面肥一般喷后几小时有效
叶面肥作为一种高效的植物营养补充方式,近年来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与传统土壤施肥相比,叶面肥具有吸收快、利用率高、针对性强等优点。许多农户在使用叶面肥时,常常会关心一个问题:喷施叶面肥后多久才能见效?
2025-03-17 -
土信是什么菌类
土信又名为“美味牛肝菌”。它是一种可食用的菌类,别称牛肝菌、大腿蘑、大脚蘑、网纹牛肝菌,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南、台湾、黑龙江、四川、贵州、云南永仁县、西藏等地方。
2025-03-14 -
地笼一般多久收一次
在地笼捕鱼这一传统而有效的捕鱼方式中,收网的时机选择至关重要。地笼,作为一种隐蔽且高效的捕鱼工具,其设计使得鱼类一旦进入便难以逃脱。而地笼的收网并非越频繁越好,合理的收获周期不仅能保证渔获物的数量和质量,还能有效保护水生资源,实现可持续捕捞。那么,地笼一般多久收一次最为合适呢?
2025-03-14 -
培养竹荪的关键是湿度还是施肥
在食用菌中,竹荪以独特的形态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备受欢迎。而要想成功培养出高品质的竹荪,并非易事。在众多影响竹荪生长的因素中,湿度和施肥无疑是两个很重要的环节。那么,培养竹荪的关键究竟是湿度还是施肥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025-03-14 -
基围虾是养殖的吗
基围虾,又称为“沙虾”,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小型虾类,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那么,基围虾是养殖的吗?接下来,小编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2025-03-14 -
基围虾是淡水养殖吗
基围虾,又称为刀额新对虾,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基围虾的养殖在沿海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基围虾的养殖方式也更加多样。那么,基围虾是淡水养殖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