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9月04日 07:03:50

宜兴市鳝稻共作生态养殖模式试验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4日 07:03:50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阅读量:3715
导读:现在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很受推行,比如什么稻虾共生、鳝稻共作、蛙稻共作等,这种种养模式既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又能提升另一种动物的产量。下面起学习2017年在江苏宜兴市徐舍镇蒋墅村笳兰农庄开展的鳝稻共作生态养殖模式…

  现在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很受推行,比如什么稻虾共生、鳝稻共作、蛙稻共作等,这种种养模式既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又能提升另一种动物的产量。下面起学习2017年在江苏宜兴市徐舍镇蒋墅村笳兰农庄开展的鳝稻共作生态养殖模式试验。

宜兴市鳝稻共作生态养殖模式试验-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一、稻田准备

  鳝稻共作的稻田周边环境要无污染,且不受其他稻田灌溉的影响,单独设置进排水沟系,并用网片封好进排水口,以防黄鳝外逃和敌害生物进入。每块稻田面积15亩,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沟宽1.5米、深0.8米,在稻田四周设置防逃设施。

  二、水稻播种

  水稻品种选择的是“南粳46”。该品种属于中熟晚粳稻品种,稻米口感柔软滑润,食味品质极佳。在5月中下旬播种育秧,每亩0.75千克稻种,到6月中下旬适时移栽,合理密植,行、株距30厘米×13厘米。

  三、黄鳝放养

  从苏州引进大规格亲本繁育的黄鳝苗种。鳝苗放养时间在8月中旬,放种量10千克/亩,规格25尾/千克。

  四、日常管理

  1.黄鳝饵料投喂

  饵料选择以自备小池培育繁殖的蚯蚓为主。在环沟的固定位置投放活蚯蚓。根据黄鳝昼伏夜出的生态习性,以傍晚投喂为主。

  2.环沟水质调控

  黄鳝和水稻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水质调节要根据水稻的生产需要兼顾黄鳝的生活习性。环沟中种植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并定期施用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确保环沟水质清爽,减少黄鳝的病害发生。高温季节加深水位,以利于黄鳝生长。

宜兴市鳝稻共作生态养殖模式试验-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3.稻田日常管理

  在病虫防治上,一是选用低毒高效、对黄鳝安全的农药品种和太阳能杀虫灯来除虫。二是采用水压法,通过调节环沟的水位,发挥黄鳝对水稻病虫发生的抑制作用。同时及时人工除去杂草和患病植株。为保持南粳46的优良食味品质,常年以多施有机肥为主,全年有机肥用量达150千克/亩。

  4.巡田防逃

  坚持每天早晚巡田一次,检查环沟水质情况,以及排水口防逃设施的完好程度,特别是遇到恶劣天气,更要加强巡查,同时还要防范敌害的侵袭。

  五、收割、捕获

  在11月中旬水稻成熟后,采用机作方式收割稻谷。在稻谷收割后排干水沟内积水,集中起捕成鳝出售。

  六、效益分析

  1.成本方面

  成本4000元/亩,其中黄鳝苗1000元,稻种、肥料、蚯蚓等2000元,其他(水电、人工等)1000元。

宜兴市鳝稻共作生态养殖模式试验-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2.产值、产量方面

  产值7200元/亩,其中黄鳝20千克/亩,产值3200元/亩;水稻400千克/亩,产值4000元/亩。3.效益方面亩利润达到3200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1.8。

  七、总结

  鳝稻共作生态养殖模式,是一种充分利用稻田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水稻既能为黄鳝生长提供栖息场所,夏季高温又起到遮阳降温作用,且水稻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饲料供黄鳝摄食。同时,黄鳝在生长过程中为田块钻洞松土、摄食多种田间害虫,大大减少了水稻病虫害。因此,该模式产出的稻谷能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加工成的大米价格是普通大米的8倍左右,效益较好。同时该模式养殖的黄鳝,以自行培育繁殖的蚯蚓为主食,生长速度较缓慢,但肉质好,味道鲜美,价格不菲,很受消费者欢迎,供不应求。

  来源:《科学养鱼》

  作者:刘颖斐  毛颖  叶青  马迪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胡浩泉
胡浩泉·养殖技术员 | 详情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
广东海洋大学
421咨询量
370回复量
擅长:擅长鱼苗,虾,蟹苗,鲫鱼等海淡水鱼虾养殖技术指导
限时免费提问
肖新明
肖新明·技术员 | 详情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
湖南省怀化市职业技术学院
2149咨询量
3132回复量
擅长:擅长淡水鱼,青鱼,鲢鱼,鲫鱼,鲤鱼,小龙虾,泥鳅养殖
限时免费提问
明伟
明伟·水产工程师 | 详情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26咨询量
15回复量
擅长:鲈鱼、草鱼、鳖甲、鳜鱼、鲟鱼、鳢鱼、鲢鱼、鲤鱼、胭脂鱼、鲫鱼、黄鳝、小龙虾、青鱼、黄颡鱼、牛蛙、其他水产等养殖水产养殖相关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